新一輪深圳市停車場收費調整方案在千呼萬喚中再次露面,“交通方式轉移方案”和“鼓勵錯峰出行方案”兩方案將“擇優推廣”
全天最高60元+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停車調節費最高40元
特點:維持路外停車收費現行標準不變(一類區域全天最高60元),考慮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針對出停車場的小汽車按次加收路外停車場停車調節費(行政性收費)。
目的:鼓勵錯峰出行,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開車上下班或避開高峰時段開車上下班。
影響:高峰時段不開車將不會增加一分錢,越集中于高峰時段出行,出行成本增加越多。
征收時段:工作日早晚高峰時段,7:15-9:15和17:15-19:15。
征收標準
一類區域工作日上下班一天可能增加的出行成本有0元、10元、20元、30元和40元等組合。早上7:45-8:45和晚上5:45-6:45,考慮每次收費20元;其余高峰征收時段,考慮每次收費10元。
二類區域征收標準為一類區域的50%
三類區域不征收。
與“交通方式轉移方案”不同之處:該方案的路外停車場停車調節費征收范圍包括住宅類停車場,也就是說住宅區月卡用戶,如果在早晚高峰時段使用小汽車出小區的停車場,同樣需同時交路外停車場停車調節費。
兩方案試點后將擇優推廣
本次方案針對路外停車場提出了兩種不同的停車收費調整方案,最終具體采用哪種收費方案呢?該項目負責人建議,應在典型片區先行開展路外停車和路內停車收費配套試點工作,綜合評估停車收費政策對于調控小汽車出行的效果以及對經濟社會、環境等產生的影響,屆時還將舉行聽證會,再在全市推廣。